最近看到一些車架幾何的討論,
想到之前發過一些相關文章,整理一下收回來放。

關鍵字
ddar白馬,壓縮車架(SLOPING)

120F,小弟參與的討論。
http://www.mobile01.com/topicdetail.php?f=316&t=1400119&p=12
-----
壓縮車架的穩定性.....一直以來就是爭議的焦點。
說穿了,現在才在討論這個,
那單純是因為Mobile 01關於單車方面的討論,是從單車熱才開始的。
10年前,
關於"壓縮車架" V.S "水平車架"的網路論戰,才真的夠精采。
小弟有幸經歷過那個時代,有一點小小的心得,大家參考看看。
-----
1.壓縮車架的尺寸通用性高
水平車架,立管長=上管長,尺寸1cm跳一個尺寸。
大壓縮車架,立管比上管短,
上管下斜,上管2cm跳一個尺寸。(捷安特尺寸)
小壓縮車架,上管約1.5cm跳一個尺寸。(目前義大利車尺寸)
要是你是廠商,你會選擇哪一種工法??

我當然是選備料少,通用性高的方式做車架。
這就像買鞋子,鞋子沒半號一樣。
少開幾個模,一樣賣消費者。
合不合適??
很難講,有時候要將就,也看調整功力。
-----
2.壓縮車架的性能
賽場上,"快"就是真理。
但是"快",是不是所有人都要追求的??
如操控性or穩定性or舒適性.....這些呢??

壓縮車架,縮小的後三角,下斜的上管。
確實讓車架的剛性變好,還可以有效的減重。
重點來了,
就如同每個人買沒用過的零件一樣,當然是先看"重量"。
有機會試騎,只要感覺到加速輕快,就會認為是好車。
壓縮車架,完全就是符合了這個判斷方向。
(事實證明,這個也是市場主流)
車廠的跟進,可以證明壓縮車架性能上,利是多於弊的。
但別忘了,除了快and輕,還有不少性能。
請自己考量。
-----
3.壓縮車架的穩定性
這個一直都是討論的焦點。
早在賽場的鋁合金時代,
壓縮車架的穩定性and操控性,就被受質疑。
原因無他,軸距短,後下叉短。
下斜的上管,讓車頭輕飄飄。
高速時,後輪會飄,車頭操控神經質。
這樣摔掉的人,真的不少。

但我也必須很誠懇的說,碳纖維的壓縮車架進步非常多。
而每個人要求的穩定性都不一樣。
以我認識的車友來說,
選手級評斷的穩定性,都是用70km/hr以上來評斷。
一般車友騎到60km/hr,就嚇的要死。
這樣評判穩定性的基準不一。
-----
4.賽事使用壓縮車架
壓縮車架的設計,整體來說利是大於弊。
一定可以挑出缺點,但賽場上只要能"快"。
哪怕是和惡魔打契約,也是會做。
更何況複合材質的進步,讓原本壓縮車架的缺點得到改善。
水平車架要在賽場在變成主流,想必是很難。
-----
小弟的見解很粗淺,整體來說。
壓縮車架,確實是單車界目前最佳的"商業與性能"考量。
商業上,能達成廠商最大的利益。
性能,能滿足大部分的車友。(性能很多種)
這種設計,注定是要成為主流。
-----
另外賽事贊助部分,選手很難有選擇。
聽過一句名言,某個選手說。
"只要給我足夠的贊助,就算輪子是方的我也騎"
-----
至於捷安特的車架好不好?
這牌子是小弟唯一負擔起的賽場名駒,也沒啥好說的。
騎過一些車子,
Colnago真的是比較穩,不過重量上真的不優異。
(義大利車尺寸細,
也更容易調整出適合的設定,穩定and操控性也會有差)
買車,不會有人完全聽信廠商的說辭。
瞭解優缺點,最出自己喜歡的判斷才是真的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cedd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