雜談一下,關於單車比賽這方面。
去年2008年,我參加了10場的單車比賽。
越野車賽,參加了4場,主要是以xc繞圈賽為主。
(其中有一場,是參加二輪人主辦桃園的半下坡賽)
公路車賽,參加7場。

2008年的越野車比賽,比較有規模,
開放給一般業餘選手參加的,也不過5場。

3月份的台南紅瓦厝,4月份的捷安特盃,
6月份的高雄鳳山水庫,11月份的湖口基地越野賽,
12月份美利達盃。
(這邊要在偷偷說壞話,本來6月的比賽是桃園虎頭山,
主辦單位很誇張的,在比賽前10天改變場地,真是@#$%^^&。)

公路車比賽有多少場勒??

真的是讓人懶的算,隨便都有12場,一個月一場是跑不掉的。
若是想參加公路車賽,真的是比較容易。
比賽多,任大家選。
(提醒大家,參加比賽量力而為,
去年比賽出事的人很多,參賽選手都要小心。)
越野車比賽,真的少,場地也少。

通常時間許可,我們都會提前去跑個幾次。
問題來啦~~
台灣的天災算是多的,場地維護相當不易。
有一些場地,平時沒人在維護的。 (沒時間)
到了比賽前才會整理,常常都是當天才知道比賽路況。
比賽前,改場地路線.....常常遇到.....@@
平時想去跑,場地路線通常都不會完善。

這時公路車,只要有一般柏油路就可以練習,
真的讓騎越野車的很羨慕。

台灣越野賽事的發展,真的比較困難。
(比起公路車賽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而參加的選手也是一項問題。

台灣都市化嚴重,城市缺乏適合越野場地。
想入門的朋友比較不方便,
騎騎柏油路,轉戰公路車競速,這很合乎常理。
越野單車的人口少,而且各自有山頭,很容易造成排擠效應。
族群少的越野單車車友,會在這樣不利的環境騎offroad,
都是憑著一種很深的熱誠,卻也是同時造成排外的原因。

不會騎,不想拖累高手
騎不好,可能會被笑or自尊心被打擊。
受傷,想騎不能騎。.....
這些都是新手,很難打入這個圈子的原因。

一般人只想享受offroad的樂趣,
和用生命熱誠騎車的高手一起騎,壓力太大了。
單車熱中,offroad的族群成長很有限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刻板印象,騎offroad易受傷。

當車友看到我的車上有土,知道我在offroad。
通常都會表示offroad,是很容易受傷的單車活動。
而事實上,我騎車以來受傷最嚴重的都是在大馬路上。
(也可能,是我自己on road的時間比較多。)

我常和別人分享,跌在泥土與草地比較痛?
還是跌在硬梆梆的柏油路上痛??

其實都很痛.....XD
但要我選,我選草地和泥土。

offroad易受傷?
這大多是因為,不了解得來的誤解。
一般受傷的朋友,大多是做出超過自己能力的事。
(ex.嘗試困難度高的地形)
或是像高手想要挑戰自己的極限,不幸失手。

只要能循序漸進的騎offroad,不要任意挑戰自己的極限。
offroad,一樣有安全不易受傷的騎法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但,越野賽事也是有適合發展的地方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公路賽的交管,一向讓主辦單位傷腦筋。
越野賽就方便很多,選手都固定在一個場地跑,又大多在郊區。
只要有適合的場地,不會難舉辦。
(新竹湖口基地越野賽就超棒的,感謝國軍弟兄的大力幫忙。)

對車隊的人力資源上面,越野賽負擔也較低。
以往長途一點的公路賽,各車隊都要安排很多補給人力。
(超過80km or 3小時以上的公路上,補給是很重要的。)
越野賽只要定點補給,自己選手帶水壺也ok。
一般繞圈賽,台灣大多在半小時左右就可以結束。
下坡賽.....幾分鐘就搞定了,不用補。

一個offroad比賽,場地的變因,比公路車少。
配置的人力也精簡,交管動線管制也單純。

(台南紅瓦厝是台灣xc越野賽的頂點,原因很簡單,
一次騎2座山18km,路線難度夠高,夠平均,路線多變化。
也間接導致比賽人力支出很大,一個比賽約動用150位義工。
這樣大的動員,讓我認定,紅瓦厝越野賽是台灣xc越野賽的頂點。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固定場地的好處,還有方便觀眾欣賞比賽。

F1賽車固然好看,但專家分析過,
美國NASCAR,每個觀眾可以看到賽車通過的時間比較多。

若是跑去看公路賽,大概只能定點看選手過去。
XC越野繞圈賽,每個選手都要跑好幾圈,
挑個好位置,多看選手跑幾次,相對起來熱血很多。
下坡賽也是一樣,挑個好位置,
a選手過去,沒隔多久時間,b選手又來。
高潮一波接一波,節奏明快。

公路賽的策略性質高,獎項也多。
越野賽,簡單很多。
就算是沒接觸過真正offroad的朋友,看比賽也可以看的很有樂趣。
offroad的單車賽,絕對是容易欣賞的比賽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選手參賽,隨行補給人員不容易無聊。

筆者參與騎士協會花東2日賽,看到很多家族參與。

ex.父親參賽,全家出動加油補給。
一家子都關在車子裡2天,除了輔助選手,欣賞沿途風光之外。
真的是相當無聊.....@@
(我開補給車,相當了解隨行朋友的辛苦,感謝這些幕後無名英雄。)

有的補給人員,固定在一個地方拍照,補給車友。
一待就是4小時.....忍心嗎?

但offroad賽不同。

比賽易觀賞,可以看比賽打發時間。
不想看比賽.....ok的
賽場都在郊外,去踏踏青,享受一下大自然。

參與坪林越野賽時,我看過其他隊伍隨行的朋友,
插一支洋傘,就地野餐and看書。
這就是不用費心補給的好處之一。

參與湖口基地越野賽,親愛的國軍弟兄,
還安排了攤販進入營區,讓大家自由選擇餐點。
整個比賽就像是一個嘉年華會。

我知道不少成家的車友,犧牲家庭時間比賽。
參加offroad,帶著一家老小出外踏青,
可以彌補這樣的遺憾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整理一下,剛剛的文章內容。

offroad不易發展的原因。
1.越野賽少,沒有誘因。
2.越野場地少。
3.越野場地維護不易。
4.offroad族群獨特性高,易排擠新手。
5.易受傷的的可能?

適合推行offroad的因素
1.offroad賽,場地易安排。
2.offroad賽,人力精簡。
3.比賽容易了解and觀看,充滿娛樂性。
4.不必費心補給。
5.隨行人員(參賽選手之外的人員),負擔小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單車熱,單車人口爆炸性的上升。
唯獨offroad的人口成長緩慢。
相較公路賽的發展,台灣offroad賽發展也緩慢許多。
身為一個offroad愛好者,這是自身不樂見的。

談技術,筆者不夠好,教得不好,怕誤人子弟。
談嘴砲,又說不贏網路名嘴。
但,又想推廣offroad.....
只有寫些文章,提高offroad在網路討論的能見度。

http://rideincity.blogspot.com/
和站長聊過,短時間之內要大量增加offroad人口,確實有難度。
藉由推廣"看"offroad比賽,增加接受度,似乎是目前較可行的辦法。
騎offroad的朋友也許還不夠多,還蠻難達到舉辦比賽的經濟規模。
若是可以養出一群"願意看"offroad賽的朋友,
也慢慢接近我心中的offroad盛世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http://rideincity.blogspot.com/
希望大家能多看一點精采的offroad比賽,
自己不騎,也是推廣offroad的方式。

本文歡迎大家,引用or轉錄,
替offroad的環境盡一點力。

圖說.....
騎offroad,真的就這麼帥~~
騎公路車是不會有這種英姿的......XD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cedd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