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朋友好,很久沒有寫自行車相關的文章。
一方面是自己騎車時間少,加上器材也沒有更新,也寫不出什麼新東西。
還願意支持小弟文章,非常感謝。
這次會寫這篇文章,主要是來自於網路活躍選手兼教練阿耕的文章。
阿耕提出一個論點,他認為公路車用碟煞,
會因為減速比不同,造成公路車集團事故的嚴重化。
文章請參考:
碟煞公路車行不行
http://www.sportsv.net/articles/12667

我先說自己的結論,公路車碟煞和這個一點關係也沒有。
公路車碟煞,是一個趨勢。
uci對於公路車限重6.8kg這個門檻,以現在科技要偷輕太容易了。
碟煞增加的重量根本不算什麼,但帶來的好處很多。

1.可以有效讓輪圈減重,不必負擔煞車的功能。
碳纖維輪圈最怕煞車時的高溫,為的對抗高溫,各家廠商絞盡腦汁。
也為此,許多碳纖維輪組無法更進化。
碟煞可以讓輪圈不避負擔煞車功能,直接克服最困難的部份
2.碟煞面對不同地形天候,適應力更強。

越野車碟煞起步早,以我15年前剛接觸越野車用碟煞至今。
越野車碟煞普及率相當高,萬元出頭的車都配有油壓碟煞。
就算是平價碟煞,也有一定水準,可靠度信賴度都ok。
碟煞先天遠離地面,不易因路況影響煞車性能。
公路車賽,時間長,變數大,碟煞可以提供更好的煞車性能。

3.碟煞煞車手感好,不受走線影響。
目前公路車架設計,管線大多走內線,對於煞車手感影響甚劇。
油壓碟煞完全沒有這個問題,可以適應更多奇怪的走線方式。
騎士按煞車也輕鬆,更好控制。
==========
看完阿耕的文章,我思考了一陣子。
這種不同煞車夾器帶來的減速差,
是如何推論出集團事故放大?
公路車比賽我不清楚,但以越野XC賽來說。
我個人經歷過V夾與懸吊煞車世代交替的年代,
也經歷過V夾與碟煞交替,這種不同煞車減速差,我沒有在越野車界聽過什麼問題。
真的要講的話,煞車習慣是要改變,但職業選手的控車應該可以適應。路車開放碟煞,我個人是比較怕碟盤傷到人。

一方面是碟盤煞車會熱,急煞後的高溫可能燙人。
再來,碟盤可能在摔車割到人。
煞車力道在設計時,基本上都會考量減速比。
事實上,影響煞車最大的外胎的抓地力。
過強的煞車,確是會造成打滑。
以一般c夾來說,shimano三軸夾器也提供了很大的制動效果。
反而是公路車碟煞,都有刻意縮小碟盤或是減少煞車槓桿比,讓煞車力道不這麼大。
至於在緊急狀況下,好的c夾一樣讓車輪鎖死,一樣打滑。
我不太能認同,不同煞車造成集團摔車嚴重化。
好的煞車,主要是讓車手控制煞車的手感比較線性。
油壓煞車,手指省力。機械和油壓碟煞,不怕惡劣氣候。
歸咎集團中煞車種類不同,總覺得怪怪的。
我想到可能的影響是,
煞車夾器的不同,造成的煞車點會不同。
若是跟到碟煞車,煞車點比較晚,後車可能比較難適應。

煞車力再大,都不會大過外胎抓地力,所以歸咎煞車種類不同........我想不出其中的必然性。

環法集團摔車相簿,有血腥畫面,請斟酌。
https://goo.gl/V9SJI2

===========

另外有幸和自行車業內人士聊這個話題。

從業人員NIXON表示......

UCI對輪組認證只管造型及重量,沒管到安規。

(根本是用來騙錢吸金的方法)

集團摔這麼大,跟用什麼煞車關係不大,反而大量使用碳纖輪才是重點。

各隊用的碳輪中,煞車力OK的沒幾家.....

我(NIXON)還知道有幾家為了不燒框,故意將煞車力設計的很弱,

這樣動能轉熱能慢,當然就不太會燒框,缺點就是停不下來。

(以上是泥大的看法)

 

煞車力強的碟煞,其實並非集團摔車的主因。

真正的主因,應該是碳纖維輪組煞車性能不佳,無法確實減速。

和我個人使用碳纖維輪組的感想一致。

而以前比賽,煞不住車,真的很靠杯。

煞車力強,還可以適應,

煞車力弱真的沒有辦法,突發狀況根本煞不住。

==========

而好友TCROnce,岳先生也表示.....

碟煞and框煞,兩者不同煞車形式,在路況越不好時差異越大。

原因是較佳的控制性,與碟盤煞車面比較遠離地面的髒汙。

以上爭辯十幾年前越野車就吵過了,

如今要買好一點的V煞避震前叉還買不到勒。

(真是去吃土比較快呢~)

 

參考影片,公路車框煞V.S公路車碟煞


===========

個人還是蠻推薦使用油壓的公路車碟煞。

至於大家常擔心的油壓碟煞保養,

我只能說買SHIMANO碟煞真的不太需要保養。

(SRAM碟煞,拜託別碰)

特別感謝

自行車工廠從業人員NIXON,泥大。

恆星單車店長,岳先生。

 

P.S
喵的,好久沒寫文章,痞客幫介面好難用。

阿耕,失禮了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acedd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